认知语言学自上世纪70年代在国外兴起并不断发展,已逐步成为当今国内外语言学理论的前沿。为能与前沿学术动态接轨,满足我院广大师生了解和学习认知语言学的需求,四川外语学院365bet注册开户自2004年起开始举办认知语言学系列讲座,收效极大,受到校内外师生的一致好评,展示了365bet注册开户作为首批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的学术风采,有力地推动了我院的学术研究,为营造校园学术氛围作出了贡献。
该系列讲座已经成功举办了20次,曾先后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如Leech教授、沈家煊教授、徐盛桓教授、王寅教授、熊学亮教授、顾曰国教授、严辰松教授、周流溪教授、陈章云教授等作了精彩的讲座(详见附表1),不但让全院师生一睹了学术大家的风采,也大大提高了我院师生学习认知语言学的热情。为此,我院365bet注册开户决定继续开办认知语言学系列讲座,从本学期起拟请我院王鲁男教授、王寅教授、熊沐清教授、王仁强教授、廖巧云教授、项成东教授、侯国金教授等继续为广大师生作系列讲座(详见附表2)。
附表1:2004年至今所举办的认知语言学系列讲座一览表
序号 |
讲座人 |
主 题 |
时 间 |
1 |
沈家煊 |
认知语言学前言课题 |
2004年4月18日 |
2 |
王 寅 |
认知语言学探索 |
2004年4月21日 |
3 |
熊学亮 |
认知语用学 |
2004年12月3日 |
4 |
Leech |
语用学与认知研究 |
2005年9月19日 |
5 |
顾曰国 |
语用学与认知科学 |
2005年9月20日 |
6 |
王 寅 |
语言的体验性:理论与实践 |
2005年9月21日 |
7 |
赵彦春 |
认知词典学 |
2005年9月22日 |
8 |
徐盛桓 |
“成都小吃团” 的认知解读 |
2006年10月10日 |
9 |
牛保义 |
认知语法中的自主/依存联结:英语轭式搭配的认知研究 |
2006年10月21日 |
10 |
严辰松 |
认知语言学的方法论 |
2007年4月1日 |
11 |
刘正光 |
语言非范畴化的工作机制 |
2007年4月1日 |
12 |
施 旭 |
“话语分析”的认知研究: 建立当代中国话语研究范式的动因、目标和策略 |
2007年6月12日 |
13 |
潘文国 |
语言学理论与翻译实践 |
2007年9月19日 |
14 |
王 寅 |
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体验性概念化对《枫桥夜泊》40篇英译的解释力 |
2008年3月13日 |
15 |
周流溪 |
语言认知研究与人文主义 |
2008年12月23日 |
16 |
徐盛桓 |
认知语言学新发展 |
2009年3月24日 |
17 |
王文斌 |
英汉作格动词的语义-句法界面比较 |
2009年4月2日 |
18 |
廖美珍 |
我们赖以建构和组织语篇的隐喻—— CL与语篇分析 |
2009年5月21日 |
19 |
陈章云 |
作为人学的语言学 |
2009年5月21日 |
20 |
张 辉 |
认知语言学与神经实验 |
2009年5月21日 |
附表2:2009-2010学年上学期拟开办的认知语言学系列讲座时间表(暂定)
序号 |
讲座人 |
主 题 |
时 间 |
21 |
王 寅 |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前沿与研究分法-- 兼谈学位论文写作 |
2009年10月10日 |
22 |
廖巧云 |
指类句与悖论的认知研究 |
2009年10月27日 |
23 |
王仁强 |
认知辞书学引论——认知语言学与辞书学的交互影响 |
2009年11月12日 |
24 |
项成东 |
转喻推理与文体表现力 |
2009年11月30日 |
25 |
熊沐清 |
认知诗学的创新科研与界面研究 |
2009年12月14日 |
26 |
姜 孟 |
语义迁移机制的心理认知研究 |
2009年1月6日 |
27 |
刘玉梅 |
认知词汇学的研究原则、方法与内容 |
时间待定 |
28 |
侯国金 |
新认知语用学 |
时间待定 |
29 |
赵永峰 |
构式语法:理论与实践 |
时间待定 |
30 |
王鲁男 |
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 |
时间待定 |
365bet注册开户
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