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新时期我国的亨利·詹姆斯研究:回顾与反思(合著,第一作者),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年7月。
4. 《诺斯托罗莫》:帝国“最大的一张画布”(第一作者),《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第8期。
5. 《经典与帝国:赛义德的经典观》,《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4期。
6. T.S.艾略特与经典, 《外国文学评论》, 2008年第3期。
7. 接受的另一个维度:新时期庞德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外国文学》,2007年第5期。
8. T.E.休姆与英美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形成,《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9. 庞德与英美现代主义诗歌运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5期。
10. 赵萝蕤与< 荒原>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4期。
11. 历史的关联:“九叶”诗派接受T.S.艾略特探源,《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2. 中国当代T.S.艾略特研究:现状与走势,《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1期。
13.《荒原》早期译介:译者阐释与接受语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11 期。
14. 叶公超与T.S.艾略特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 期。
15. T.S.艾略特< 情歌>三种汉译本比较,《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三、目前承担项目
审美现代性与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